光伏电池转换效率已近顶峰,技术迭代路在何方?

发布日期:
2021-12-13

近年来,降价已成为国内光伏电池市场的主题。因此,许多光伏公司把提高光电转换效率作为抓住机遇的“法宝”。据采访的业内人士介绍,虽然光伏电池转化率已接近上限,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提高转化效率仍将是光伏上下游产业链的主要方向。超高功率市场的兴起回顾了光伏产业的发展趋势,技术进步推动了转换效率的不断提高

自2019年central发布210mm大尺寸硅片以来,短短一年时间,超高功率光伏生态链逐步完善。保利协鑫、爱旭、通威等电池厂商纷纷进场。210个产品的支架、接线盒等相关配件已配套。目前,天合光能、东方日盛等210家零部件公司可以批量生产超高功率电池。“更大的硅片和更高功率组件市场相当乐观。随着超高功率产业化的推进和不断的技术创新,24%高效电池的大规模量产将超出预期。预计超高功率电池将迎来一场爆发明年。”

据报道,天合光能今年已将产量扩大了五倍。预计到2021年底,电池的输出将达到26GW,超高功率组件将超过50GW。经过技术和工艺的不断研发和产业化,perc电池的平均批量生产效率已达到23.20%以上。通过引进自主研发的perc项目技术,电池的平均批量生产效率将不断提高。预计到今年年底,将突破23.50%的平均批量生产效率。东方日盛新能源有限公司副总裁黄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光伏超高功率市场前景光明

通过“210异质结”,东方日盛在高组件功率和电池效率方面引领了行业的进步。作为首批实现158.75mm9bb异质结电池批量生产的厂家,最大批量生产效率高达24.2%,成为业内第一批实现9bb异质结半芯片低温焊接和封装工艺的供应商。2020年6月,第一个主要客户的35mW订单成功并网发电。perc电池的转换效率接近上限。据采访的业内人士透露,p型单晶perc电池是现阶段市场的主流。其批量生产效率已超过23%,并正在向24%的方向发展。“我们相信p型perc电池的效率在未来两三年内可以提高。这也是目前批量生产和性价比最高的技术。”

康盛锂电池总经理表示。目前,单晶电池的转换效率已超过23.5%,同类单晶电池的转换效率已超过23%,硅n型单晶电池的转换效率已超过24.2%,单晶组件的转换效率已超过21.4%,半异质结组件的转换效率已超过21.9%。其中,市场上销售的单晶perc电池转换效率集中在21.8%-23%,2020年新建生产线效率一般在22.5%以上,实验室单晶perc效率约为24%。可以看出,perc电池的批量生产效率接近实验室效率,该技术的发展已进入成熟阶段。由于TOPCON技术与主流perc电池生产线的大多数工艺兼容,因此在投资成本和配套设备成熟度方面更具优势。TOPCON电池实验室研发效率可达24.8%,量产效率可达23.2%-23.8%。LG、REC、中来、天合光能、临阳、阿特拉斯、晶科、国投等多家公司拥有TOPCON电池技术储备,研发或量产转换效率高。预计TOPCON电池芯片的产量将在2020年达到5.4gw。电池是光伏产业链技术中发展最快的环节。目前,perc转换效率接近上限,行业正在探索和部署新技术。Perc、TOPCON、hjt等新兴技术有望推动行业的持续进步,推动行业进入新一轮的降本增效。“从短期来看,TOPCON具有强大的成本优势,并与现有perc生产线高度兼容,但从中长期来看,hjt具有更大的批量生产潜力。”根据能源趋势分析,目前各公司中长期规划均以hjt IBC&40为基础;哈佛商学院TOPCon IBC和#40;TBC&41;以及其他技术。金能科技总经理杨利友告诉记者,他对异质结技术在提高转换效率方面的前景表示乐观。该技术具有工艺流程少、转换效率高、超低衰减、超低温度系数、高双面率和优异的弱光响应等优点。


相关推荐

为何特斯拉汽车要用7000节电池?
众所周知,特斯拉的电池是由7000多节的5号电池组成的,特斯...
广东18650锂电池厂家 康胜新能源
18650电池:18650电池原指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由于...
康胜新能源产品智能制造路径选择
在电池产品性能提升和大规模产能扩大浪潮下,电池企业急需立异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