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轩高新与京科能源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开拓全球“光伏储能”市场,聚焦光伏储能领域。事实上,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动力锂离子电池企业的布局和储能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今年7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新储能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业内人士指出,该政策的实施将有利于储能的发展,新能源、锂离子电池等领域。此外,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于8月发布了《关于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公司建设或购买调峰容量、扩大并网规模的通知》。在这种背景下,动力锂离子电池供应商已经扩展到储能领域。这项政策催生了市场。电池公司正在加快动力锂离子电池储能、光存储和充电综合充电站等项目的布局
今年6月,宁德时报宣布攻克了12000块超长循环寿命、高安全性的储能专用电池的核心技术,掌握大型蓄能电站统一调度、电池能量管理等系统集成技术。相关成果已成功应用于福建晋江蓄能电站。康胜电池柯梅表示:“电化学储能-可再生能源发电”是未来三大发展方向之一;派能科技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已完成大型储能产品布局;益威锂能源最近还宣布,计划投资一个年产量为3000万千瓦的新动力储能电池项目。除了动力锂离子电池公司外,一些汽车公司开始专注于储能领域。例如,特斯拉于6月宣布在中国开设第一个集成光存储和充电站
据了解,集成光存储和充电站将通过太阳能屋顶系统发电后在电池中存储电能,最终可用于纯电动汽车的日常充电。“电力锂离子电池公司进入储能领域是很自然的,特别是像宁德时代这样已经具有一定规模和容量优势的公司;在汽车企业方面,特斯拉除了储能外,还在布局光伏发电。”北方工业大学汽车工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说。“动力锂离子电池公司进入储能领域本质上是政策加速市场的结果。如果公司严格遵守市场规律,相关监管部门严格管理项目安全并进行初步行业指导,这种现象应该得到支持。”
新能源和智能网络的独立研究员指出: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将需要大量的储能,以平滑负荷曲线,确保电网稳定,储能将迎来发展机遇。在储能产业链中,电池成本占比最大,壁垒最高。2030年,全球对储能锂离子电池的需求将达到1亿千瓦左右,约占锂离子电池总需求的5%。,预计未来五年将应用约3亿千瓦的储能电池,并结合“动力锂离子电池储能电池”,更符合市场发展需求。动力锂离子电池公司在储能领域的优势是什么?目前,动力锂离子电池公司在消费电子和车用动力锂离子电池领域具有初步的产品开发经验,产品技术,工艺和质量水平也得到了用户的验证和市场的洗礼。
“可以说动力锂离子电池公司具备进入电能存储新领域的基本条件,但要达到开发、生产、建设和维护的完整水平还为时过早。”“一般来说,电池分为能量型和动力型。大多数跑车和高性能车辆都配备了动力型电池,而储能电池属于能量型电池。现在这两种电池的生产过程、设计和生产线中的许多技术都可以共享,因此动力锂离子电池电池公司拥有技术人员、工厂、场地和资源进入储能领域,由于资金的固有优势,其他公司进入储能领域仍存在诸多障碍。“此外,一些接受采访的专家表示,尽管动力锂离子电池公司在储能领域具有发展优势,但也存在许多挑战。”例如,电能存储电站中的电池数量远大于车辆动力锂离子电池组中的电池数量,甚至数万倍。在这种情况下,当点火概率较低的电池数量形成一个超大系统时,整个电站的点火概率将急剧增加。在新的场景需求下,必须严格改进产品流程,将系统产品质量提升到更高的水平。此外,应创新并严格测试符合现场要求的新电池组、安全设计和隔离方法。''动力锂离子电池公司进入储能领域,也将对符合特定运行环境的安全,可靠性,一致性和专业设计提出更高要求。“尽管“新能源存储”目前已成为标准配置,但在没有完整的利润机制和收入保障的情况下,它已成为成本负担。”目前,国家对储能的补贴不明确,这也是动力锂离子电池进入储能领域面临的困难之一。'